全球报道:“他性骚扰、家暴、强奸,但我等一个反转”

日期:2022-02-07 16:32:11  来源:她刊

史航性骚扰事件又出新进展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不过并不是当事人回应,而是一堆毫不相关的人站出来讨论,这件事上要不要和史航割席……

不去讨论如何厘清正常相处与性骚扰的边界,不去讨论男性应如何帮助女性防范性骚扰,关注点竟然变成了“好朋友被指控性骚扰,我该怎么办?”以及“这种事是不是有碍男人的口碑”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真的很无语啊!这要从姜思达最近发布的前言不搭后语、究极纠结的一期播客说起。

他急了?

在“鹦鹉啄耳”事件的风口浪尖;

《奇葩说》选手姜思达发布了一期相关播客,主旨是——

“史航对我挺好的,如果让我割席我很难过。”

网友大感不适,话题#姜思达 不割席#上了热搜,最终姜思达下架该播客,并发文致歉。

但讨论至此未终结,微博仍有人打抱不平:“这是强迫人站队,这是连坐。”

图源:新浪微博

果真如此吗?

她姐听完全程20分钟播客原话,只能说:被嘲不冤。

在姜思达的表述中,他认可“性侵可耻,受害者无辜”——但举的例子无一恰当,皆仿佛阴阳怪气。

譬如,他说表示听说史航的事,“很难受,很复杂”;

图源:网络

因为在私下里受过史航照顾,“他对我还挺好的”。

且拿出了对自己好的铁证——“和那些女孩写的差不多,只是他没有性骚扰我”。

图源:网络

跨越性取向为“热衷啜饮”的史航背书,网友锐评:

“史航自己看了都摸不着头脑的水平,看来真的欠他一个骚扰。”

图源:新浪微博

譬如,他心知肚明“性骚扰大概率不像假的”;

但转头却聊起了自己某位“有头有脸”的朋友曾被诬告、 “被metoo” 的故事。

不在乎类比不成立、不合时宜,还令人观感险恶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譬如,在20多名女孩站出来指认史航、当事人血泪自白的当下;

他搜肠刮肚想起了自己一次被性骚扰的经历,分享出的结论是他觉得 “扯扯就过去的事,没有太受伤” 。

但他的体验,完全不能成为标准来要求那些因骚扰而痛苦的女性。

图源:网络

譬如,他举男明星出轨被爆料的例子,呼吁不能 “追求道德而忽略过程” 。

但出轨是私徳,性骚扰是法律问题,也是公域需要正视的社会问题, 不能偷换概念、混淆视听。

图源:网络

譬如,金句“保留成年人说骚话的权力”;

举例子——酒局上“咔咔往人大腿上坐,甭管男女”。

图源:网络

当然可以说骚话、可以自由交往——

但前提难道不是要舒适、平等,得到对方同意?

......

这些道理,姜思达岂能不知?

而这次网友也不买账了:

“没人按头逼你割席,没话说可以不说。”

舆论哗然,口诛笔伐。

姜思达解释:自己是被断章取义了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可回到开头的问题。

集体对姜思达的不适感,是因为“逼他站队”,或“断章取义”吗?

当然不。

重点在于,私下友情无人能过问,但把私情拿到公域里做文章,如博主@丝绸尾巴第二季 所说:

“它们客观上就是构成一种同情—— 而对于公众人物来说,公开表达的同情,就是在传播一种价值上的同理。”

图源:新浪微博

即,在一个社会问题讨论之时,抢夺失语受害者的声量。

况且,这份自恋太不合时宜。

截至今日,姜思达又发布一期播客道歉。

但评论区皆是——

“别说话,对我们最好”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冲出那个男性同盟

每当出现性别暴力事件;

这种讨论割席与否、等子弹飞、强调诬告、怀念旧情,以及感到委屈的——“我又没性骚扰凭什么说所有男人都这样”等言论,并不少见。

史航事件,不只姜思达翻车。

作家“止庵”在朋友圈疑似为史航喊冤,“不需要人证物证吗”;

后又灰溜溜地解释是误会。

图源:网络

喜天影视实控人“宴西”,出面念旧:

“学富五车,有才之士。”

“老师有可能这些年想成家了,又不善表达,”

后,又上演从暴言到滑跪的姿态大赏。

图源:网络

近期爆出性丑闻的,也不只是史航。

不久前,靠女性主义著作起家的“一頁folio”创始人范新被曝多次性骚扰,曾“性侵未遂、暴力已遂”。

而同样靠女性著作“《秋园》三部曲”赢得口碑,被众筹救活的出版公司“乐府”,创始人涂涂发表态度——

夸“我认识的范新是好人”,评 “但道歉不够好” ,最终建议“女性同行应该多发声”。

上下滑动查看全

兜兜转转,还是夸男人业绩,教女人做事。

这样的利益维护、同盟声援,会有多荒唐?

几年前,蒋劲夫因家暴被通缉,后自首认罪。

图源:网络

他自己亲口承认的罪行,却引发了一场“娱乐圈大力挺”。

胡歌忆往昔,“他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个明媚的少年”;

窦骁回忆两人的相识,“我敬他是个自由的灵魂”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不知道的还以为蒋劲夫获得奥斯卡影帝为国争光了,但其实是殴打女性致其牙齿脱落、头部胸部受伤——

是明确定性的,赤裸裸的犯罪。

图源:网络

可哪怕他已经认罪,但还是有人公开力挺:

“事情一定有真相,我相信你。”

图源:新浪微博

是这群人义气十足吗?

可换到家国层面的大事,其他的违法乱纪犯罪,没见过“力挺”奇观。

这在史航事件中更体现的淋漓尽致——

部分男性大喊委屈:“哎以后都没办法暧昧了、调情了,警惕性骚扰罪名扩大化。”

图源:新浪微博

可是,没有按头让每个男性出来表态,男性有保持沉默的消极自由的呀;

但怎么总有自我意识过剩的人非要在性骚扰议题里认领主角,“女的写小作文诬告我怎么办”“我有不割席的自由”永远是“我我我我”。

果然闭嘴是男人最好的医美。

而在这样的事件中,一个男人稍好的姿态是什么样的?

或许,是将目光从自己身上拿开、过剩的表达欲收紧、自我崇拜压制——

看到那些真实的伤痛与困境。
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男性,都甘作同盟的一员。

有男博主分享自己制止职场性骚扰、坚决开除施害人的经历,认真讨论——“男性该如何帮助女性,防范性骚扰”。

上下滑动查看全文

在他们彼此捧臭脚,互夸人脉之时;

有参加过史航读书会的男演员张本煜,戳破这层虚伪——

“从小对老师、领导的某些行为在咬牙切齿,我仍然会在他们面前下意识堆起笑脸。”

“自证清白没错,但算不上什么有力证据。”

图源:新浪微博

除此之外,还有同为奇葩说辩手的罗淼转发微博表达厌恶性骚扰,汪有提出高校企业反性骚扰培训的实例......

而这些男性对性暴力结构的反抗,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意义重大。

冯小刚在庆功宴上起哄让苗苗跳舞,陈道明一声呵斥“都没看过跳舞啊”,旖旎气氛顿然无存。

电视剧《爱情而已》的花絮中,导演称指导动作,拉女主的肩带;

吴磊无声地弹开导演的手,导演便放弃了。

图源:网络

往往,在现实生活中,他们可以用一句话、一个姿势、一个眼神将性骚扰的苗头扼杀,在酒桌上制止黄色笑话的有效性比女性高几万倍。

就像——

倘若有热爱黄段子的男领导,往往有一个性骚扰频发的工作环境;

如果男领导带头尊重女性,那也大多会少开不讨人喜欢的“玩笑”。

男性应该如何去做,如何同力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,早已有太多例子。

但令人失望的是——

很多人却将那本该刺破父权的剑,指向了弱者;

将本该更有建设意义、更具公共性的发言,变成了自恋的表演、谄媚的投诚。

熟视无睹就是帮凶

回到这种名人性骚扰事件中,我太明白许多男性的委屈了:

“明明我什么都没做,凭什么舆论要把全体男性当做性骚扰预备役看待?”

“有一天我要是被诬告了,怎么洗得清?”

有趣的现状是往往曝光出某个女性违法乱纪、道德败坏、或者只是穿衣作风“不检点”,都会引发女性群体内部的纷纷割席——“我们好女人跟那些坏女人不一样”。

面对同样的情况,男性群体总能表现出空前的团结,一致对外,坚持brotherhood(兄弟会情谊)不动摇,割席是不可能割席的,先挑剔受害者够不够完美,证据链够不够充分……

“小作文破坏程序正义”“不排除诬告的可能”

“他不对我这样”“我可以为他名誉背书”

“别搞男女对立”“不要上升到全体男性”

“都不敢多看一眼了”“警惕扩大化”……

图源:新浪微博

反正总有别的话讲。

这些话当然是有几分道理的,前提是——

在一个每个人都能平等交流、不同担心被羞辱、被误解、被自剖肚子的理想状况下,上述辩解确实可以是理性、中立、客观的。

然而,刨开具体情境谈问题就是耍流氓。

图源:哲学社

之前有一篇文章《理性客观中立,有问题》,文章指出 能够站在理中客的立场讲大道理,则代表他不会沦落到弱者的处境里,而这时理中客很可能成为恶的帮凶。

那么性骚扰的现实情境是怎样的呢?

问一下周围的女性朋友,每一个都在生活、工作中遭遇过性骚扰,每一个。

发生率之普遍,已经到了无法假装看不见的程度。

而同时问一下男性呢,可能像姜思达那样绞尽脑汁能想出一次。

也就是说女性群体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里一直独自、隐秘地承受着性骚扰不可言说之痛。

这种经年累月聚积的伤痛,不仅有性骚扰犯伸出的手。

还有正人君子的束手旁观,看客的荡妇羞辱,以及理中客转移焦点、捂住的受害者的嘴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“不排除诬告的可能”,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真实数据——

遭遇性侵犯的受害者只有不足10%会选择报警,中国大陆遭遇严重性侵犯的报案率为7.3%,大学生遭遇性侵犯报案率3.88%。

同样有数据,97%的强奸犯没有遵过一天牢,入狱诬告的概率只有0.2%。

沉默的比例vs诬告的比例

所以有人一句中的地指出:

割席的选择问题,本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人的问题,他有选择的余地,因为他是安全的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女性从懂事起就在学习各种自保生存指南,说实话,平安活着就用尽了全部力气。

男人辩论的“有没有保持沉默、选择不割席的消极自由”太高阶了,人身安全尚未决绝,何不食肉糜?

将性骚扰的焦点模糊掉,最后公共讨论又成一团乱战、不了了之,社会始终无法跟上性别平权的步伐,使得真正重要的事情始终得不到充分讨论。

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天才型脱口秀演员丹尼尔·斯洛斯的专场《X》。

图源:豆瓣

这个脱口秀专场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,发现自己相识八年的老友强奸了自己另一位女性友人,他愤怒、不解、无力,经过数次天人交战。

丹尼尔意识到 自己作为男性不能再高高挂起了,这件事与每个人有关。

他看出了某些与性侵犯大佬共情的男性的胡搅蛮缠:

“不管大家对metoo的感受如何,事实是这种事情遍地都是,无需狡辩,数据摆在那里。80位女性站出来控告韦恩斯坦,有人还是会说:我们永远都无法还原最真实的真相(……)”

“如果有男性觉得自己被metoo运动攻击了,那我就想问了:你到底做过什么?”

“那些试图改变metoo运动公众形象的人非常高明,他们会转移焦点,他们问一些和这次主题不太相关的事情。”

“譬如男性也是性侵犯受害者,是的,那也是被男性性侵犯!”

“譬如诬告怎么算?事实上数据中只有不到1%的指控是无效的,这当然不是猎物行动,首先,女巫并不存在,而性侵犯是真实存在的。”

他理解了为什么不能苛责女性去报警:

“如果没有切实的证据,女性会被反告污蔑,对她来说不想被警察多次传讯,二度经历创伤,她想成为性侵这件事的幸存者,而不是永远被当做受害者示人。”

最有启发性的一点是,丹尼尔表示女性性暴力绝不是“与我无关”:

我翻来覆去、冥思苦想一直在思考我们要做什么才能避免性暴力发生?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我们必须参与进来,我们指的是男性。

如果10个男性里有一个垃圾货色,剩下9个人冷眼旁观,把他们在不在没有任何区别,内心善良毫无用武之地。你必须做出切实的积极举动,置身其中。

如果我100%诚实地面对自己,这些年我有没有忽略一些我朋友对女性行为不端的迹象,是有的,而我束手旁观。现在他强奸了我朋友,我到死都忘不了这件事。

是的,性骚扰犯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,除了他个人内心龌龊,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—— 旁人无人阻拦。

强奸文化绝不是个人之举,而是长年累月社会纵容的结果。

所以男性必须参与进来。

Pamela Clark曾很有建设性地提到《男性可以为支持女性主义做的35件实事》,其中就包括:

《35件男性可以为支持女性主义做的实事》

令人欣喜的是,这回也有微博大V发起话题:#男性该如何帮助女性防范性骚扰#,鼓励更多男性参与进来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是的,男性占全世界一半的人口,我们不可能在排除男性的情况下解决性骚扰性侵等暴力事件。

这当然不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战争,而应是优秀的人类与糟糕的人类作战,是洗清男性被污名化的大好时机。

加入进来,这是正确的道路,这是潮水的方向。

如果你早已投身于此,不要灰心。

“请等待这个社会追上你们脚步的那一天。”

标签: